因為我喜歡吃酸酸甜甜的東西
所以才喜歡吃鳳梨
但是要如何選鳳梨
我一開始是用聞的
聞到香香甜甜的果香
那這個一定會好吃
不過
這樣有會過熟的風險
所以上網查了一下
要如何挑選鳳利
以下為整理結果:
顏色:
● 三、四月:一半黃
● 五月:三分之一黃
● 冬天:八分以上黃
因為愈接近頭 (鳳梨站立時的底部) 的地方愈甜,故選短肥身的鳳梨較優。
註:現在品種很多,是不是都通用上面的選法也不是很確定 ...
註:有時會買到整個綠綠都不會黃,那什麼時候吃?這時候可以問阿母!
註:黃色部分是指從鳳梨頭開始看,有葉的地方是尾哦!
註:不過拜拜的阿母都選身材高微胖的鳳梨。
外表:
沒有受傷流湯;鱗目則是愈大愈好。(可是太大又有生長激素的疑慮)
註:之前在節目上看賣鳳梨的說目愈小愈好?是他說錯,還是我耳殘?
聲音:
聲音肉肉、沉沉較優。
註:這個我聽不出來,就交給高手來吧!
鳳梨的鬼剃頭:
指的是鳳梨採收下來所割開的地方,梗要細且乾較佳。
註:應該是跟裡面的中心有關,話說外面賣鳳梨的都會把它切掉,
孰不知那可以豐含高纖維的東西阿!!
如果你不愛直接吃,它還可以入菜哦!
其他應記事項:
切鳳梨 "前" 洗不洗?
有人說不要洗,洗了再切容易咬嘴;
但有人說要洗,不然有些人對外皮的粉會過敏...
那如果你要不咬嘴又要不過敏
手套是你最好的朋友!
切好 "後" 的鳳梨洗不洗?
有人說洗了容易破嘴
但不洗又怕髒
這時候可以洗淡鹽水
防破嘴也可以讓鳳梨吃起來更甘甜 (後者是我自己覺得)
以上提供大家參考
引用資料來源:
如果侵權煩請告知,謝謝。
NEW
最近在市場裡會看到攤販特別註明「無生長激素」
所以就 google 一下要怎麼分
大致上這樣分
● 不要選擇鱗目過大或長得太圓 (就不要買太大顆就好)
● 頭部 (也就是芯) 大小不要超過 10 元硬幣 (生長激素會從這打進去)
所以結論好像是不要買太大顆比較不會有疑慮
但是現在農人都很厲害
種得水果都愈來愈大粒
實在不知道怎麼分的
就買有吉圃園標章的
也可以多多跟買家博感情
不然在買的時候也可以看看裝水果的箱子
上面都有進貨的產地資訊
引用資料來源:
● 一眼挑中甜木瓜 選「無生長激素」鳳梨 -中天新聞
● 鳳梨含生長激素? -網路轉載 (暫找不到原出處)